【前言】2023年,北京大学正式启动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旨在创新医学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临床医生科技创新水平。2024年是北京大学“学科质量年”,为全面深度整合“临床-基础”相关资源,推动“医学+X”不断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升临床科学家培养质量,医学部学科办于本年度组织开展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系列“大课堂”,邀请医学与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顶尖科学家进行授课辅导,为优秀临床青年医师搭建学术交流、思维启迪、技能提升的良好平台,以“人才质量”提升赋能学科建设。
2024年11月11日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大课堂”第六讲特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刘志博,以“化学-医学学科交叉”为主题,聚焦应用放射性化学解决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分享化学与医学深度交叉并解决实际临床需求的学术历程。2024年“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入选者、刘志博教授培养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詝医生主持。
刘志博教授主讲
李詝医生主持 活动现场
刘志博教授以自己的博士研究为引,阐述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理解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并不断推动化学与医学的合作,解决实际临床需求。“瞄准临床需求出发”是他给年轻科研工作者们的第一个重要建议。他幽默地称自己曾经的研究属于“非主流”,因为在过去做放射性标记研究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关注点都在碳上,而他将目光放在了硼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曾经的“非主流”变成了医院诊断和治疗的主流,他认为曾经“冷门”的研究之所以能进一步发展主要得益于研究初始的目标不单纯仅为了更新技术、提高产率,更重要的是锚定能解决什么临床问题。“合作的开端是从一个失败到另一个失败,不要畏惧”是他给出的第二个建议。他讲到化学出身的自己最开始看医学影像也是个“小白”,病区识别、放射性药物摄取情况都看不太明白,但他指出这就是单学科壁垒带来的客观问题,也是合作顺利开展的困难所在,不要畏惧这种挫败感,坚持深入下去总能克服单一学科局限性,用多学科交叉合作解决更多问题。如今,他带领团队在化学、医学、生命科学跨学科领域有了更多的合作与成果——立足自研设备实现多种紧缺医用核素的国内首次制备,开发多个核药物分子进入临床研究,目前硼氨酸核药物作为“一类创新药”已获中美临床批件,这些都启发着青年工作者克服对“一个失败到另一个失败”的畏惧,在未来科研道路上保持好奇,保持创新。
参会人员积极提问交流
互动环节参与者纷纷提问交流,请教讨论当前核医学、放射性化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沿热点问题,刘教授逐一进行了耐心解答,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科建设办公室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大课堂”活动,后续将常态化举行。敬请期待!
医学部学科建设办公室